左宗棠奏折中的船政目标
日期:2021-12-15 15:58
政策文件:

  1849年的一个夏夜,湘江之畔停泊着的小船之上,两名“睁眼看世界”的晚清知识分子,畅谈了一夜,从国计民生到经世致用,从海防之策再到修船造舰,犹如两代知识分子的衣钵传承。这一席话,在其中一人臣心中留下了深刻记忆,孕育出他“怀之三年”的抱负。

  这幅场景,就是著名的林则徐、左宗棠湘江夜话。在此之后,左宗棠在太平天国战争的战场上崛起,依靠军功,由一介书生成长为封疆大吏,在平定江南地区的太平天国残部后,左宗棠的思绪重新回到自强这一命题。结识了在浙江宁波任职的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同时也在宁波认识到了近代蒸汽军舰的实力,并且自己也身处闽浙总督的职位。他明了,“怀之三年”的计划是时候付诸实际了。

  经过一系列筹划,在福州的马江之畔,为人熟知的近代事业于1866年夏季悄然准备落笔着墨,最终通过当年6月25日左宗棠上呈清廷的《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和盘托出。

  这份标志着船政事业开始的奏折,俨如一篇十九世纪中国人的“海权论”。

  左宗棠先从权、利两方面解释为何需要自制轮船,“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再者左宗棠示意自两次鸦片战争以来,“洋船载北或行销各口……价本愈增”,使得外国的商品及航运业逐渐侵蚀中国传统经济市场秩序。而中国航运业却无法“减价以敌洋商”,他遂决定解决“江浙海运无船之虑,漕政益难措手”的难题,解决此阻碍的最优方案莫过于“设局急造轮船”。

  左宗棠认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不可”。可见他的初衷是想要增强国家海防和收回漕运之利,而完成这个目标的必要条件就是拥有一支近代化舰队,故左宗棠建设船政的第一宗旨并不仅仅在于造船,而是通过造船组建一支蒸汽轮船舰,以“遥卫津、沽”。

  对于船政的经费运营续航,左宗棠想到可在船成之后,“不妨装载商货,藉以捕盗而护商”,试想让船政轮船兵商两用,但实际情况却没有想象的乐观。对于世界时事有所关注的左宗棠也在奏折中提起了“东洋日本开始购轮船,拆视仿造未成。近乃遣人赴英吉利……为仿制轮船张本。不数年后,东洋轮船亦必有成”,暗示东瀛一小国尚且积极学造舰船,日后学成必成大患,不可有轻视之心,需要将造船建成海军的计划付诸实践,以卫寰宇。

  从这记叙着船政创始内容的奏折里,可知左宗棠想通过设局组建成一支近代舰队的初衷,改变与西方海洋国家,甚至与日本比肩的“彼此同以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海防局面,向自己的君主勾勒船政成功的美好愿景:“轮船成,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围纾,海关之税旺。”

  为了实现组成国家第一支自建海军的目的不被旁落,左宗棠也竭力践行了自己“疆臣谊在体国奉公”的爱国情怀。在初创船政后到调任西北的间隙中,寻找到了合适的接班人——林则徐的外甥、女婿,前江西巡抚沈葆桢,完成了与又一代知识分子的衣钵相传。沈葆桢为政干练,在其实心实力的管理下,船政依循着创始方案不断发展前行,最终在1874年获得圆满成功。东亚最大的造船工业基地、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中国第一所海军大学、中国第一所工程师大学、中国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都因此而诞生,马尾乃至福州于是有了中国近代海军摇篮的光环。

  左宗棠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晚清政府委托的近代事业代理人,由他推荐人才帮助清政府管理船政,左宗棠所行“中华发轫之始”之事业,已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存,现如今它们依然屹立在马江之畔,无声地传颂着船政精神,延续着船政的百年薪火,历经155年而长盛。

来源:马尾区融媒体中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