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过去数年,海工船一直是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尾造船”)引以为傲的拳头产品。但2015年以来,油价暴跌导致全球多数油气公司开发勘探活动减少,对以海工船为代表的海工装备的需求也大幅下降。本就船市低迷,市场波动更让企业雪上加霜。
面对“寒冬”,这家百年船厂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用多元化发展突围。在立足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企业利用技术优势拓展了海洋特种工程船、远洋渔业设施、工程钢构等新领域,实现了船舶与非船舶制造齐头并进,逐渐闯出了一条生路。据了解,目前马尾造船手持各类订单56艘,交期排至2020年下半年。
发力高精尖船型
近日,记者走进马尾造船位于连江县粗芦岛的新址,一眼就看到即将进入设备联调联试的一艘大船。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公司承建的全球首艘227米深海采矿船,计划在明年交付使用,用于深海多金属硫化物的开采。
“说是船,但它更像海上工厂。”项目负责人林重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这一庞然大物内配有完整的矿物开采系统、深海矿物提升系统、脱水和装卸货系统,还配备水下机器人、大型甲板吊车和直升机平台等,具备于2500米深海区域采矿作业的能力。“整艘船融合了当今世界多项高端技术,具有航程远、作业水域深、作业周期长、系统复杂且集成度高、可变载荷多、船舶舒适度高等特点。”林重介绍道。
林重介绍说,作为世界首创船型,该船的许多设计都是全新尝试。“尤其是绝大部分关键设备,如水下作业装备布放回收系统、矿物脱水系统、矿物存储与转运系统、中压双级智能环形供电系统等,均为中国船舶制造业首次应用。要将它们优化组合在一起,实现高效实用、方便维护、安全可靠,是一大难点。”
深海商业化采矿在全球范围内刚刚起步,在接到订单的时候,深海采矿船甚至只是概念产品。而如今,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现场项目管理能力,马尾造船硬是将概念转化成现实。
去年6月,马尾造船还交付了一艘105米饱和潜水支持船。“一些海底工程需要人工维护,潜水支持船能在此领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潜水人员需要先到船内的胶囊仓进行身体适应,才能进行后续的维护和施工。”林重介绍说。
该潜水支持船总长105米,型宽24米,载重吨约为4500吨,装备目前最先进的DP3动力定位系统,是国内此类船型中出口的首艘。“别看船个头不大,技术含量很高,价值也高,属于明星船舶。”林重说。
日前,在英国伦敦举行的2018年OSJ(海上支持期刊奖)颁奖典礼上,这一明星船舶荣获深海装备技术创新奖。
“面对全球航运与海上油气开采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这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也成为马尾造船的重要突破口。”马尾造船副总经理常永辉表示。
瞄准深远海商机
你能想象在距离海岸线10~20海里的地方建设一个大黄鱼养殖基地,让养殖鱼类在纯天然海洋环境中生长吗?
明年这将在我省宁德海域成为现实。而奥秘,就在于由马尾造船制造的单柱式半潜深海渔场。
日前,在企业生产基地,记者看到,国内首台套深远海养殖渔场正在加紧生产。这一设施计划年底出坞,明年春节期间交付福鼎城投公司,并将长期租给当地一家水产公司使用。
该单柱式半潜深海渔场为钢结构,由压载块、浮箱组成,浮箱直径近50米。投入使用后,将设置在水深大于35米的养殖水域,并在浮箱上设置渔网,有效养殖水体容积约15万立方米,可养殖大黄鱼2000吨。
据介绍,该设施配置天然防海生物铜网衣和水下监测系统,为光伏发电,适合在中国东海、南海海域进行大众鱼类、高附加值鱼类的离岸深远海养殖。值得一提的是,该渔场在风暴情况下,主体可下潜至水面下,将可抵御17级台风。
我国养殖产业以作坊式近海养殖为主,这种粗放式养殖不但设施简陋、工艺粗糙,而且带来了产业冲突、生态损失、食品安全等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引导海洋养殖产业向深远海发展。“虽然造的不是船,但我们造船硬件设施齐全,拥有成熟的钢构、锚泊等技术,有能力抓住这一机遇发力深远海养殖装备。”常永辉说。
据了解,虽然相比传统船舶,该设施体积并不大,却价值不菲。而未来,仅福建周边海域就将需要200~300口类似的渔场,马尾造船的这一突破无疑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如今,马尾造船针对深远海养殖的产品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企业承建智能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设计适用于不低于17米水深的离岸深海鲍鱼养殖,结构强度按50年一遇的恶劣海况设计,可一次养殖60吨鲍鱼,且使用寿命达20年,预计于2018年底建造交付连江的鲍鱼养殖企业使用。
利用造船积累的对波流运动计算的经验,马尾造船为连江一养殖基地研发的浮式防波堤即将投用。未来,这一建造时间短,造价低廉,且可易地使用的设施将可能应用于内海养殖、旅游、港湾建设等多种海上活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完善多元化战略
高附加值的海洋特种工程船、深远海养殖设施并非如今马尾造船产品线的全部。
“2015年以前,还是主要以海工船为主。海工船市场不景气之后,我们马上把注意力转回我们最早比较熟悉的商船。”常永辉称之为“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
据介绍,利用迁址后可以制造更大规模船舶的有利条件,马尾造船选择了商船中附加值较高的支线集装箱船和液化船作为主力船型进行转型。“这类船舶虽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是可以实现批量接单,维持船厂的正常运营。”近期,马尾造船就获得新加坡船东6+4艘2.35万吨成品油船订单。
同时,企业还勇闯钢结构制造领域。
“对造船企业而言,需要具备切割钢板、机加工、现场安装等技术实力,且硬件设施齐备。考虑到福建还没有大型的钢结构制造基地,建设重大工程都必须从远方运输钢结构,我们果断进入这一领域。”常永辉介绍说。
通过一年多来积极拓展市场,预计今年全年企业就将承接3万吨~4万吨钢构的加工量,而加工类型也从最初较为简单的钢结构附属件拓展到桥梁的主梁结构等复杂部件。
正是依靠多元化的经营策略,面对市场的变化,马尾造船公司才能够及时避开市场遇冷的船型,精耕深海采矿、远洋围捕等特种船舶这一新兴市场,并通过造船与修船结合、造船与海洋工程结合、船舶与非船结合等多种创新模式,逐步实现转型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