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马尾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马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马尾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扎实推进依法治区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区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进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组织区直单位60名党组织书记参加区领导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举办“潮江楼”线上直播宣讲会3场次,线下微课堂1场次,实现下辖党组织1655名党员全覆盖。推动“声”入基层,邀请区委宣讲团深入区直机关现场授课,100余名区直机关理论骨干参加培训。二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方向正确,全面提升依法治区水平。严格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依法治区办会议,专题研究依法治区相关工作,纵深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三是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开展2023年度马尾区专题述法工作,共43位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与述法。举办马尾区2024年度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全区40余名领导干部参与培训。落实《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市国家工作人员统一学法考试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的通知》,组织全区领导干部参加考试。
(二)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积极参与国办13组“高效办成一件事”和全市2024年精品“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工作,累计办理“一件事”433件,涉及套餐21组。开展“局长进窗口走流程”活动,政务服务部门主要领导转换角色,以企业、群众身份到办事窗口模拟“实景”体验办理流程,了解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先后共提出27项优化提升举措。开通区直1514项视频咨询服务,实现全流程“手把手、面对面”,响应群众咨询57件。落实“数据最多采一次”举措,300项数据“最多采一次”事项已部署至相关窗口,可实现数据复用、申请表单自助填充等功能,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完成113项“无证明城市”证明清单认领工作,并逐部门开展培训、测试,确保部门认领承接到位。二是完善企业权益保障机制,提升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全国第一个省级的专利与标准融合机制创新试点“福建省专利与标准融合机制创新试点”顺利通过验收。今年以来,全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556件,同比增长16.55%,位列全市第4,高价值发明专利1054件,位列全市第4。三是创新“执破直通”机制。创新推出破产企业司法行政协同改革,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福建自贸试验区第十批2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省内复制推广,同时入选2024年《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破产企业受惠于此项改革,顺利完成了破产注销相关程序。四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格落实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自主经营权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策措施审查机制,把公平竞争审查贯穿到政策措施起草、出台的全过程,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今年以来,全区各单位自行排查文件约13500件,梳理出现行有效文件36件,研究废止3件涉嫌违反公审条例规定的文件。
(三)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组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作为区政府正科级工作部门,整体划入区城市管理局职责,划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行政执法职责,负责区域综合行政执法统筹协调、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的指导监督和组织协调等职责。以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为基础,并入区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大队,组建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依托市级划转的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马尾大队,组建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明确各行政执法队伍编制均实行总量控制、专项管理,2024年共使用27名事业编制用于全省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执法人员招考,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力量。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2024年以来,归集企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28000余条,查处各类案件189起、罚没款111.08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2起案件及线索。组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和执法全过程记录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情况进行通报,督促整改。三是创新行政执法方式。积极探索推进行政执法方式创新,加强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行政和解等非强制行政手段的运用,建立和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促进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2024年共办结不予处罚62件、减轻处罚1件,减免处罚金额308.5万元。
(四)贯彻落实行政决策制度,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若干规定》,涉及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决策,确保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在决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管理制度,我区69个党政群(团)单位均聘请法律顾问,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2024年,对区政府专题会议、常务会议研究的重大事项征求法律意见和建议90条,审查区政府对外合作等重大合同、协议6份,审查区政府常务会议议题107件,为政府依法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并及时按照法定程序和时限向市政府、区人大报送备案,主动接受监督。2024年共制定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5件,备案率达100%。建立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根据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上级精神,及时清理本地区、本部门与上位法以及国家政策相抵触、不一致、不衔接或不配套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2024年共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的专项清理工作2次,废止3份规范性文件。
(五)深化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楼宇枫桥”机制,以“党建+公共法律服务”模式主动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鼓励和吸收台胞参与法治建设,聘请台胞作为调解员,负责参与涉台企、台胞等民间矛盾纠纷的协调与处置。设立罗星街道商会调解工作室,发挥商会在化解涉企纠纷、促进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新增琅岐镇群星村、马尾镇协建社区专职村(居)人民调解员,全区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配备率达24.1%。全区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707件,调解成功率98.8%。二是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严格执行《信访工作条例》,全面推进“五化”“四到位”工作体系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信访事项登记、受理、办理、督办等环节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加强对信访工作全过程的规范管理,营造“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保障信访工作依法依规进行。持续保持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畅通,依法保障群众合法利益,引导群众通过网上信访投诉平台反映信访诉求,打造网上信访便捷、高效、透明的信访工作主渠道,2024年群众通过网上信访总量708件,同比下降85.3%,占全区信访总量73.5%。三是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化解争议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通过简化程序、快速处理,不断提高提升行政复议工作质效。2024年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44件,已审结122件,纠错率为13.11%。四是提升行政应诉工作水平。健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完善行政审判和行政应诉联络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诉源治理。严格落实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2024年全区各级行政机关行政诉讼案件29件,均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六)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夯实法治政府建设社会基础
一是统筹推进全民普法。以“八五”普法规划为统揽,充分发挥1支‘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16名村(社区)法律顾问、395名“法律明白人”、316名“法治带头人”的作用,深入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打造农村法治文化阵地,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增强农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63场次,帮助村居制定村规民约和管理规定68件,提供其他法律服务755件。用好用活新媒体,聚焦网络暴力、燃放烟花爆竹、预付式消费、法律援助等群众关切热点内容,创新推出普法微视频10条,单视频最高点击次数达3.4万次。先后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治理高额彩礼”“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月”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71场次,提供法律咨询8300人次。二是不断创新公证服务方式。2024年共完成5668件公证服务,其中国内公证1766件,涉外公证3838件,涉台公证54件,涉港澳公证10件,公证业务收费191万余元。夯实“微公证”服务建设,增加服务微信数量,推出24小时微信留言咨询服务,提供线上咨询110人次,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受理公证28件。推动惠侨公证法律服务点建设,办理涉侨公证1793件,为华侨上门办理公证6件。三是持续提升法律援助水平。区法律援助中心承办法援案件889件,其中民事案件113件,刑事案件776件。接待群众来访592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增设“12348”热线电话窗口1个,指派律师专岗接听,累计接听解答咨询6015人次,回复12345便民服务中心法律咨询5件。四是培育创新公共法律服务品牌。聚焦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两全”“两快”发展的目标,在体系建设、品牌培育与创新发展上积极探索实践。持续在“彩虹桥”148综合品牌基础上深挖细培,立足于马尾绿色产业发展,推出“律色振兴”148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创新乡村法律服务模式,结合琅岐镇文旅产业、农村农业、海岛特色,整合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法律支撑。目前,已建成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点28个,特色产业法律服务驿站1个,开展法治研学、法治夏令营7场,辐射群众2100余人,调处涉生态农业、涉消费旅游、涉山林土地等纠纷13件。“律色振兴”148公共法律服务品牌获评全市优秀148品牌。
二、存在的问题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个别政府部门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系统性还不够强,学习宣传贯彻的实效性仍有待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还需进一步增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点
(一)坚持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持续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责,认真抓好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为推进新福州、新马尾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高质量统筹推进依法治区。全面落实“一规划两方案”目标任务,推动依法治区各项工作落实落细。逐步完善行政复议机制,继续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的监督指导,规范行政复议与诉讼案卷。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审查的各项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工作。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落实部分行政执法赋权单位对镇街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培训,提高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办案能力。
(三)持续推进全民普法工作。发挥新媒体普法平台作用,提升普法宣传数字化水平,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不断丰富普法内容、形式、载体,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深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推进“一县区一品牌”及“法治示范点”建设工作,同时做好现有法治阵地的管理提升工作,形成规模效应,树立品牌特色。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积极探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新思路、新方法,尤其是抓住领导干部、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政府
2025年2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