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布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新增名录,其中马尾区罗星塔入选名录。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马尾与海丝更是渊源深远,此前,罗星塔还与迥龙桥及邢港码头(闽安古镇)被列为海丝史迹遗产点。
国际航行的重要地标
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马尾作为闽江和东海的交接口,是福州海丝行程的起点和终点。在这个重要节点,有一个醒目的标志——罗星塔。
罗星塔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航标。在闽江下游三江汇合处,有座罗星山,山上有塔,因地而得名,就是罗星塔。罗星塔原为南宋建的港口航海灯塔。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明初就标绘在郑和的航海图和以后的航海针经图册里。作为国际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也是闽江门户的标志。
罗星塔原是国际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相传为南宋柳七娘超荐其夫亡灵而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塔毁,天启四年(1624)福州著名学者徐火勃等倡议,在原塔座上重建。塔于1961年灌浆加固,增设护栏和更换铁球顶刹。1985年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是人工的一种标志,或记载功德,或表达愿望。一般的塔,大多选择建在山上或者大空地上以引人注目。一般的航标,都是放置在航线中需要提醒的地方,比如礁石或拐弯处。罗星塔,身兼导读和导航双职,所以其选址更是位置特殊、地势险要。
罗星山北侧可以看到有个“罗基高程基准面”标志,简称罗零基准点或水准原点。当年,海上贸易往来频繁,为避免商船触礁沉没,清政府请德国工程师对闽江下游水位和流量进行系统观测,确定了以“罗星塔水准零点”作为闽江罗星塔段最低水位固定观测标记,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水位国际标准,即海拔原点。1992年,全国统一采用黄海零点,比之低2.179米的罗零基准点停止使用。
近代邮政史的见证
相传,一两百年前,外国船舶来到福州闽江口,在外海远远就可以望见罗星塔,自然会抑制不住地欢呼:“China tower”,意思就是“中国塔”。约定俗成,罗星塔在国际上就有了“中国塔”的称呼。
罗星塔,世界邮政地名称为“塔锚地(Pagoda Anchorage)”。过去从世界各地要寄到马尾的信,信封只要写上“中国塔”几个字就可以寄到。
“罗星塔英文名字叫‘PAGODA’,据说来自福州方言的‘八角塔’音译,这一点我不但找当地渔民求证过,最重要的是在传世邮票的邮戳上得到清楚证明。”福建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福建省通俗文艺研究协会副会长陈苏在集邮领域颇有一番成就,因而他对罗星塔邮局的历史也有研究。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南京条约》,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从此洋商便蜂拥而至开拓更大的市场,他们摸索着进入了闽江入海口,逆流而上几十里,发现下游三江汇合处有港、有山,山下矗立着一座佛塔。塔下的陆地正可为泊舟之所。随着中外交往的增多,各国开始在福州设领事馆。如英国领事馆、法国领事馆等。后因福建船政规模逐步扩大,英国人在马尾马限山上又建了英国分领事馆,作为英国殖民者及海员们的俱乐部。1874年,时任船政大臣沈葆桢为了国家利益,不惜重金买回了领事分馆产权及周围土地。
为了便于中外通讯往来,据《福建省志·邮电志》记载“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月,福州、厦门、罗星塔最先成立邮局,皆附设于海关内,由海关监管……福州、厦门邮局都称邮务总局,罗星塔邮局隶属于福州邮务总局管辖。”
罗星塔邮局原开设在长乐营前伯牙潭海关内,为四等邮局,隶属福州邮务总局,由时任罗星塔海关巡查莱来克逊(F.E.Jaksun)兼任邮政司。1912年迁移至马尾罗星塔村。原设在营前海关内的罗星塔邮局改称营前副支局,归罗星塔邮局管辖。1951年撤销罗星塔邮局。
“文峰塔”属性
在以往的认知当中,罗星塔位于闽江下游三江汇合之处,是闽江门户标识,有“中国塔”之誉。实际上,罗星塔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文峰塔”,从中国古代地理学角度进行观察,罗星塔有着文化含义,这座宝塔在历史上还被认为和福州的文运息息相关。从宋代开始,随着对儒学的推崇和经济的发展,福建对科举的重视程度超过前朝,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人们逐渐开始由祈求“消灾避难”转向“文运昌盛”,自此,罗星塔成为各路文人求取“文运”的朝拜之地,更是保福州城一方“文脉”的标志地。明代福州文人筹资重修罗星塔,一大缘由就是希望庇佑地方人才辈出。
罗星塔造型古拙,是福州地区明代石塔建筑的代表,具有较高的建筑及艺术研究价值。罗星塔又是闻名海内外的重要航海、邮政标志,罗零海拔基准点曾是中国东南沿海通用的海平面基准线,是研究中国近代史、航海史、邮政史以及中外交流的实物佐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