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研究馆员朱寿榕带着工作人员沐烨赶赴浦城黄水平家中,接受了这份文物,并登记在册。
黄秀标后裔黄达辉和黄水平表示,这次捐赠完成了家族一直以来的心愿。
由于年代久远,这份“功牌”有一些地方受到破损,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近期将送往专业的机构进行修复。
那么
黄秀标到底是谁?
为什么他会被授予“五品顶戴”?
黄秀标(1850-1895),清朝监生。中法马江海战期间,随福州将军穆图善驻守长门等处。
中法马江海战时,福州将军穆图善负责亲自坐镇扼守闽江入海口的长门炮台。
1884年8月23日13时56分,法国远东舰队在司令孤拔的指挥下向船政舰队发起进攻,挑起中法马江海战。法军撤离马江后,驶向下游,遇上两岸的炮台,即行炮轰,意图摧毁我国沿海防御工事,控制出海口。
8月27日,法国舰队开到琯头附近。此后直到8月29日,清军长门炮台和琅岐岛上的金牌炮台与法军进行了长达近3天的激烈攻防战。为了驶出闽江,法军先后集中了铁甲舰“凯旋”“拉加利桑尼亚”和巡洋舰“杜居土路因”等主力舰加入战斗。清军则由福州将军穆图善和建宁镇总兵张得胜指挥长门等炮台努力作战,阻遏法军,黄秀标即参加了这次战斗,和守台将士一起顽强作战。最终,闽江口炮台因为被法军的优势炮火压制而失利,不过在闽江通航战期间,法军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共阵亡10人,伤48人。战后,在船政大臣张佩纶、裴荫森的主持下,闽江沿线炮台进行了修复和近代化改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