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切莫陷入“七误区”
日期:2018-11-13 10:00
政策文件: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但在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发现,许多病人对糖尿病的治疗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正确治疗。 

    误区一:确诊立用降糖药,忽视食疗与运动。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但不能一发现糖尿病就马上用药,对于无任何症状的患者,一般诊断糖尿病不能以一次测量血糖为准。首次发现血糖升高后,应另日重复测量,如果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就应该考虑糖尿病。但应先进行饮食控制、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肥胖者减肥,观察1-2个月左右。如果经过这些措施处理后血糖控制满意,就可以坚持非药物治疗。若仍无效,才加用适当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误区二:“世上凡药三分毒”,血糖升高拒服药。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单纯饮食控制只能使一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达到血糖满意控制,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这仅仅是为药物治疗提供了一个基础。因此对那些单纯饮食控制不能达到治疗目标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加用适当的药物治疗。但用药后同样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可以说饮食、运动和药物是有机统一的,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治疗糖尿病的“三驾马车”。 

    误区三:药物价格高,降糖必定好。 

    目前市场上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较多,其价格不一,不少糖尿病患者的头脑中似乎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价格越贵的药物降糖效果越明显,进口药一定比国产的好。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药物的价格不能作为判断药品优劣的依据。选择药品时,应该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身高、体重以及其他疾病的病史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只看价格。 

    误区四:药物频繁换,随意联合用。 

    不少患者认为,服用一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好,就再加用一种、两种、三种甚至四种口服降糖药物一起服用,以达到一个“累加效应”。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不弄清楚药物的具体种类及相互作用,就盲目地增加口服药,有可能不但达不到增加药效的作用,反而会使药物的“副作用”得到累加。此外,大多口服降糖药的降血糖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尤其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和双胍类药物,往往需要用几天或几周后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所以用药后常常要观察一段时间。频繁换药,难以达到药物的理想的降糖效果。 

    误区五:“打了会成瘾”,拒绝胰岛素 

    众所周知,胰岛素是降血糖最好的武器。然而,不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存在诸多偏见,甚至认为胰岛素注射后会成瘾,拒绝胰岛素。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除1型糖尿病外,2型糖尿病在下列情况需要应用胰岛素:(1)经足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仍未得到满意控制者;(2)合并急性并发症;(3)合并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4)感染;(5)手术和应激;(6)妊娠等。 

    误区六:血糖控制好,马上药停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对此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许多患者往往在看到自己的血糖达到正常后马上就放松了饮食控制,甚至停药,这是错误的。血糖达标后一般应维持原有的治疗。如果疑有低血糖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服药剂量。老年患者,或者合并有明显的心、脑、肝、肾并发症的患者,血糖水平不宜控制得太低。 

    误区七:只要感觉好,医生不必找。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总是跟着感觉走,只要没有明显不适,就认为病情得到控制,不去看医生,更不检查血糖,这是很冒险的。目前糖尿病诊断以及对病情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血糖水平,症状仅能作为参考指标。因此每位患者必须坚持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此外,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过去2~3月的血糖整体水平,一般要求3~6月检查一次,以便更加全面地掌握血糖控制水平。 

    最后需要提醒广大患者,糖尿病是一类既可预防又可控制的疾病,重要的是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贵在持之以恒。通过您和医师的共同努力,相信您一定能享受与健康人同样的生活,同样的长寿。 

来源:马尾区卫健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