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3月22日,马尾区河长制办公室、马尾区农业农村局、马尾区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以“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治母亲河”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以提高全社会“爱水、护水、节水”意识。
近年来,马尾区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推进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创新思路,紧抓关键环节,持续推进河湖长制从 “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努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广泛开展水知识宣传活动
在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五年级各个班陆续开展“世界水日”主题班会,学生们参与了节水护水知识问答、唱歌、朗诵等环节,通过趣味互动问答学习了水资源净化、水循环利用和湿地相关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五年级七班学生黄思璇在学校举办的“世界水日”主题手绘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班会课上,她通过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手绘画的创作灵感:“如果一直浪费水的话,我们人类就会逐渐走向灭亡的道路,如果大家一直节约用水,人类就会走向繁荣昌盛。所以我想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水资源,不要浪费水。”她呼吁大家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水资源。教室外,学生们创作的节水、爱水、护水主题绘画引人注目。
此外,在君竹河公园,志愿者通过现场政策宣讲、发放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节水方案、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知识,还在君竹河公园开展巡河活动,志愿者们在河边拾起捡起垃圾、清理杂物,对市民群众进行节水护河宣传教育。
持续拓展水文化教育阵地
岸边,绿树郁郁葱葱;河道中,流水潺潺清澈见底,鱼儿自在游弋……这是马尾区随处可见的美景。
如今的君竹河公园河道宽阔,水质干净,岸边白色的木栈护栏古色古香,两条步行道沿着河岸延伸,边上是错落有致的绿化带。曾经深深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黑臭河道已不复存在,现在这里已成了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受到市民连连夸赞道。
琅岐的红光湖公园是福州市最大的人工湖公园,也是马尾区首个“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它融入滞洪湖功能,湖岸通过采用缓坡入水加水生种植的方式,在雨季可增加约28万方的水容量,有效起到防汛的作用,这也是这个工程最大的亮点。红光湖景观综合工程还具有沿着湖体漫步,砾石浅滩、开敞水面、栖息岛屿等合力造就了不同层次和质感的游览体验。不少市民专门从福州驱车到琅岐游玩的游客在此拍了许多心仪的照片,红光胡公园目前已成为琅岐西大门一张亮丽的“名片”。
河湖的治理只是马尾区推进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工作一环。近年来,马尾区不断提高宜居水平,营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生活,打造全国首个大规模窄带物联网应用的城市山地公园——天马山休闲公园。此外,在修复城市的同时也对城市的生态保护起到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的作用,并深入实施乡村生态振兴战略,梯次推动绿盈乡村乡镇建设,“绿盈乡村”占比100%,中、高级版比例达38.6%。
坚持走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特色道路
近年来,马尾区持续创新,稳步推进,持续推进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工作,走出一条具有马尾特色的节水、治水道路。
在上层设计上,马尾区注重加强部门协作,凝聚工作合力,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和细化分解责任清单,从优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经济发展机制等三个方面分解下达10项改革任务,进一步提升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在科技赋能上,马尾区坚持发挥物联网企业优势,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实施轻、重污染天气响应办法和臭氧污染应对办法,开展中铝瑞闽、福日光电等企业节能技改,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等大数据信息,制定“一企一策”整治方案,通过关停取缔、整合搬迁、升级改造等方式,全面完成整治。
在治理改革上,2022年10月,马尾区河长办、区农业农村局、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损害赔偿磋商会议,会议磋商了水生态环境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与期限、违约责任等事项,达成磋商协议,赔偿义务人委托第三方购买1万元鱼苗现场投放到闽江口水域,自愿以增殖放流、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等方式进行环境损害赔偿,这是我区首例非法捕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
接下来,马尾区还将以严格保护水资源、着力防治水污染、持续改善水环境、加快修复水生态为重点,坚持“三下沉”工作法,建设“一河一网一平台”,有力保障全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为马尾区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