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荣获2024年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称号的亭江镇白眉村,周边山峦起伏,翠山环绕下的村落格外美丽。
俯瞰白眉村,几条村道串联着住宅,几个翠湖点缀村外围,在山水秀丽间,亭江镇白眉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一核两站三新”的发展战略,以需求为“针”、资源做“线”、成效为“结”,为乡村振兴“穿针引线”,“织就”一幅活力满满的乡村振兴发展新局面。
理清资源发展线 打好效果“结”
亭江镇白眉村风景秀美,白眉村党支部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现已经大力发展3个休闲垂钓塘、2个国家级钓鱼比赛标准竞技塘,打造了白眉脐橙、蜂蜜、笋干等特色农产品“名片”。一到周末,人流如织,白眉已然形成集餐饮、采摘、垂钓、观光、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游客们可以逃离都市喧嚣,在这里漫步山间小道,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寻找心灵栖息之所。
在白眉,一栋栋侨厝、一封封侨批成为海外华侨华人及其后代与故土的情感联结。近年来,亭江镇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挖掘、包装、传播、活化这些“老物件”,建成福州首个民营侨批展示馆——白眉侨批记忆遗产馆,展陈1300多件来自全国各地的侨批等史料。着力推动南洋厝建筑群的开发保护工作,进一步挖掘乡愁故事,打造侨情民俗观光带。
以“侨”为“桥”,白眉村充分发挥侨批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侨批文创园的省市“诚信示范基地”作用,充分激发村民和侨胞侨眷的爱党爱国热情。近年来,侨胞和乡贤累计捐资5495万元建造敬老院、华侨文化活动中心、学校等。
“东岭山区地势险要、地广人稀,连接晋安、马尾、连江三个区县,为战争时期的地下革命活动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东岭游击队队员后代高作忠介绍,东岭游击队于1948年2月在亭江牛项村成立,真君堂就是当时五县中心县委和东岭游击队的重要活动地和联络点。1997年6月,真君堂被列为马尾区革命历史纪念地。
白眉村依托牛项革命据点旧址等红色资源,动员引导区内学者、游击队员后代等牵头整理有关东岭游击队的重要历史资料,募资600余万元修缮真君堂及齐天岩山寨,修建登山道、护栏等基础配套,打造东岭游击队纪念馆,成为集自然风光与革命历史教育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好去处。
发挥党建牵引力 激发振兴“源动力”
白眉村的乡村振兴,是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必不可少。
亭江镇白眉村党支部推行“1+N+1”党建工作法,由1名党员联系N(多)方力量,挂钩捆绑1个具体项目,通过挂图作战、设岗定责、张榜公告等方式,确保按照序时进度推进完成村建、民生等重点工作。并探索实施“四清工作法”,做到实施咨询类问题即清、紧急问题日清、协调解决问题周清、复杂问题月清。与此同时,他们还活用小微权力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及时收集整合群众利益诉求,根据轻重缓急罗列问题清单,形成“交办一项、处理一项、销号一项”工作闭环。
党员干部们以群众需求为“针”,梳理现有山水资源、侨乡文化、红色资源等潜力,做好“穿针引线”细致活。白眉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既定发展路线,与机关、企业、学校形成共建关系12对,签订帮扶共建协议9份,为白眉村实施乡村振兴拓宽引资引智渠道,累计吸引社会资金2200万元,发挥科技特派员、驻村第一书记等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他们还建立“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村民”利益共同体,开发民宿出租、土味菜馆、特产销售、红色研学、观光旅游等项目,实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企业效益、村民增收“三丰收”,2023年,白眉村集体经济收入近80万元,再创新高。
近年来,白眉村走出了党建引领、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运用党建引领、党员先行、村民融入、华侨助力的“四位一体”模式,发挥侨乡侨胞、山水资源、人文积淀等禀赋优势,找到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白眉答案”。先后荣获“省级第一批高级版‘绿盈乡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市级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2024年福建金牌旅游村”等荣誉。(海峡时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